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8年级或9年级后,从体制内学校转到国际IB(国际文凭)体系学校,中间面临较大的过渡调整。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的转变,更是一场对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全面调整。
IB课程包括IBPYP、IBMYP和IBDP,是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都包含在内的国际预科证书课程,属于三大国际课程之一。IBDP通常指IB的国际高中课程,即11和12年级学生学习的两年制大学预科课程。IBDP主要分为6组学科课程和3门核心课程。
体制内转轨IB体系可能遇到的挑战
语言的挑战:首先,语言是最直接的挑战之一。国际IB体系学校则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。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转变,因为他们需要迅速适应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解复杂的学科概念。因此,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切换是一种思维上的挑战,需要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,拓宽词汇和语法的应用。
跨学科学习:在国际IB体系学校,强调跨学科学习,鼓励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,形成综合性的认知。相比之下,在传统体制内学校,科目往往相对独立,学生更倾向于专注于某一学科。因此,学生需要适应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的思维方式,培养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:国际IB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。学生需要学会质疑、分析和评估信息,而不是仅仅记忆和重复知识。这与体制内学校注重的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。在新的学习环境中,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讨论,提出问题,并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。
多元文化的接触:国际IB体系学校通常拥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。这使得学生在学校中能够接触到更广泛、更多元化的文化。这对于一个刚从中国体制内学校转来的学生来说,需要更开放的思维,接受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。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视野,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社会。
从中国体制内学校到国际IB体系学校的转变需要学生进行一系列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调整。这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,通过适应新的学习环境,学生能够培养更广泛的技能,为未来的国际社会做好准备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将不仅仅获得知识,更会塑造出更加开放、灵活和适应力强的个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