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全球家长对顶尖藤校的热情只增不减,越来越多家庭开始为孩子铺设从小学至高中的长远规划,力求在学术、竞赛和能力培养等各方面脱颖而出。在这场争夺名校入场券的竞争中,从小学到高中,如何精准规划爬藤之路?
老师建议,家长应为孩子量身制定长期学术规划,结合年级阶段合理参与数学、科学、文科等各类国际竞赛,力求在竞争激烈的申请季中占据优势。以下是针对1至12年级学生的爬藤路线图,帮助孩子逐步迈向顶尖名校。
一、小学阶段爬藤路线
1-2年级这个阶段对于孩子们的竞赛成绩可以不做要求,主要是培养孩子对于数理思维的兴趣。推荐竞赛:袋鼠数学、SASMO新加坡奥林匹克竞赛、北美驯鹿、
3-4年级这时依然可以不对孩子的竞赛成绩做要求,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及适应竞赛状态。数学好的孩子,可以开始着手培养高年级竞赛基础了。推荐竞赛:北美驯鹿、袋鼠数学、SASMO新加坡奥林匹克竞赛、美国数学大联盟、AMC澳大利亚数学竞赛
5-6年级建议参加AMC8,可以考虑参加两次比赛,尽量获得HonorRoll或者更高的荣誉。AMC8的奖项主要助力孩子们美国高中的申请。推荐竞赛:AMC8
二、初高段爬藤路线
7-8年级时间相对比较充足,学习方面建议以数学和英语学习为主,另外需要有意识地寻找感兴趣并且擅长的学科,参加一些针对性的竞赛,从中了解自身水平和发展潜力,有规划进入国际学校的学生,还需要准备国际学校备考。
语言及标化:小托福(衔接学习)、托福90+(美本留学必备)、SSAT:2300+、GPA:90%;推荐竞赛:数学(AMC8,AMC10,AIME,UKMT等)、生物(BrainBeeJunior竞赛)、计算机(USACO竞赛)、商科(SIC竞赛)、文科(JohnLocke)。
9-10年级过渡阶段,除了要提升标化成绩,适应国际学校学习,计划课外活动之外,还需要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,尝试多参加含金量及认可度高的竞赛。
语言及标化:托福:100+(美本留学必备)、SAT:1300+、GPA:90%+;
课内GPA:尤其IG课程的学习,要重视成绩,很多本科学校会关注到IG成绩,尽可能一次做好!IB等国际课程衔接课程开始做准备。
校外活动:校外活动是很多学校都关注的内容,甚至部分学校对于校外活动有一定的要求,所以大家需要合理规划好校外活动。
适合参加的竞赛:AMC10/12或同级别的英国高级数学挑战赛、滑铁卢大学欧几里得数学竞赛、物理碗、丘成桐、JohnLocke写作竞赛、SIN、CAP、CCC、BrainBee,BBO等。
11-12年级基本正式进入国际课程的学习,需要关注多方面的成绩。尤其11年级,需要参加竞赛成绩的同学,最晚一定要在11年级拿下相应的奖项,否则12年级早申请可能会错过提交资料的时机。
语言标化考试:托福:110+(美本留学必备)、SAT:1500+、GPA:90%+、AP:5门以上满分;适合参加的竞赛:AIME邀请赛、HiMCM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(USNCO)、美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(USABO)、约翰·洛克写作比赛等竞赛。
11年级:初步定下学校范围,定下自己喜欢的专业,为自己申请学校开始做准备;如11年级下半年开始准备文书,更新自己的活动列表,完善背景提升资料,推荐信准备等。
12年级:绝大多数课程的最后一学期,除了关注日常成绩之外,早申请材料递交也基本开始;定学校,定专业;确定推荐信、构思文书、梳理简历等;列出荣誉清单、了解申请资料;准备填写申请等。